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,主要是检查尿液的外观、理学参数、化学分析以及有形成分分析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尿常规检查的有关知识。
一、尿常规留取的正确方法尿常规通常是留取清晨第一次排出的中段尿,注意前段尿和后段尿均不能采集。
这主要是由于此时尿液在膀胱中的留置时间长,尿液浓度高,没有受到起床后饮水、饮食的影响,且中段尿受到的污染较少,能够更好地反应尿液中各种成分的状况。
前段尿液冲刷尿道容易携带尿道细菌,后段尿由于冲刷力度逐渐变小,也容易携带尿道细菌。
尿常规留取标本后,最好在2小时内送到医院检验科,以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尿液,导致检验结果异常。
二、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1.健康饮食
尿常规检查之前,需要避免暴饮暴食,不要过量摄入各种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食物。
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检查结果,导致尿蛋白阳性、尿糖增高等,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儿童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时,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给儿童吃零食、饮料。
2.适量饮水
在尿常规检查的前一天不要过度饮水,也不要限制饮水。
因为过度饮水可能会导致尿液被稀释,导致一些检验项目不够准确,导致假阴性的情况出现,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。
而限制饮水可能会导致尿液浓缩,使尿液中的一些晶体或物质浓度增加,导致假阳性的情况发生,出现误诊的情况。
3.避免剧烈运动
在尿常规检查前一天,需要多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因为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,会导致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,使得蛋白质滤过增多,引起生理性蛋白尿,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
4.做好卫生清洁
尿常规检查前,要做好卫生清洁。男性患者应注意清洁尿道口、龟头、包皮等部位,女性应注意清洁外阴部位,以免外部的病菌污染尿液,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
此外,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免在生理期进行尿常规检查,以免经血污染尿液。如果无法避开,应提前告知检验人员自己正处于生理期中。
三、如何看懂尿常规报告?1.尿酸碱度
健康人群尿液pH值在6.0~6.5。尿液酸碱度变化,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,例如经常吃肉会导致尿液偏酸性,而多食蔬菜可能导致尿液偏碱性;
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,代谢性酸中毒、痛风、糖尿病会导致尿液pH值下降。而代谢性碱中毒、肾盂肾炎、膀胱炎会导致pH值升高。
2.结晶
结晶形成与尿液pH值、温度、胶体浓度有关,在酸性尿液中的晶体通常与痛风、尿路结石、胆汁淤积、组织坏死病变、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;
而碱性尿液中出现的晶体通常无特殊临床意义。
3.尿比密
尿比密可以反应肾脏浓缩、稀释功能状况。该指标升高常见于肾血流灌注不足的疾病,同时尿液蛋白质、葡萄糖增多,也会使得该指标升高。
该指标下降常见于间质性肾炎、尿崩症、肾衰竭等疾病。
4.蛋白质
尿蛋白质含量测定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断、治疗及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24小时尿蛋白在120~150毫克为轻度蛋白尿,500~4000毫克为中度蛋白尿,>4000毫克为重度蛋白尿。
蛋白尿发生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,例如剧烈运动、精神紧张、发烧、输注血浆或白蛋白、摄入高蛋白食物时,可能出现蛋白尿;也可能与疾病发生有关,各种原发性肾病、继发性肾病都会导致蛋白尿发生,例如肾小球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肾盂肾炎、间质性肾炎等。
5.亚硝酸盐
健康人群尿亚硝酸盐定性检测多为阴性,若检测结果为阳性,说明尿路存在细菌感染,但是由于样本可能受到污染,因此还需要与白细胞检查结合,判断有无尿路污染。
6.白细胞
正常情况下显微镜镜检白细胞数量统称为0~5个/HP,若该指数升高,可能与肾盂肾炎、尿道炎、膀胱炎等疾病有关。
7.红细胞
正常人群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约为0~3个/HP,定量检验为0~5个/uL。红细胞计数超过正常水平,可能与肾小球肾炎、泌尿系统感染、泌尿系统结石、血友病等疾病有关;剧烈运动或是服用抗血栓药物,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升高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黄丽琴】
【编辑:sanx 声明: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】
pH值蛋白尿肾盂肾炎尿液尿常规发布于:湖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